大班教案大班观察记录大班音乐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大班美术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中班观察记录中班音乐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中班美术教案中班数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小班教案小班观察记录小班音乐教案小班语言教案小班美术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托班教案视频图库FLASHMP3安全教育论文语言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

户外情景讲述活动初探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陈世明   0人参与

[摘要]户外讲述活动可以弥补传统讲述活动较为沉闷、单调的弊端,并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开展户外讲述活动时。应注意遵循教育性、趣味性、量力性、合地方性与季节性等原则,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采取适宜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户外讲述活动;教育原则;指导方法
    在“关于讲述活动新类型及其指导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户外大自然(社会)情境讲述活动方式,以其内容的生动活泼、形式的丰富多样而独显魅力,不仅弥补了传统讲述活动的不足,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在实际开展中有较强的操作性。
一、户外情景讲述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实验前,我们分别对7个实验基地园的实验班和对比班幼儿的讲述活动情况(观察兴趣、倾听行为、表达欲望、表达质量等)进行了前测,实验后又进行了后测。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的前测成绩差异不显著,而后测成绩具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班成绩高于对比班成绩。小学一年级教师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也表明,实验班的幼儿进入小学后,看图讲述与作文的能力明显强于一般的孩子,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这说明,户外情境讲述活动,的确有助于幼儿语言水平的提高,并促进了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中突显语言教育并整合其他领域的内容
    在四年多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对目标制定的确有个探索、认识的过程。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来看,目标内容包括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的要求。讲述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这些要求。
    从幼儿的语言发展与认知水平看,目标的确定应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倾听与表述的能力一以观察与感知事物的要求为例:小班为“对情境中的主要事()物或主要事件感兴趣,并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中班为“能关注情境中的事()物或事件,并运用多种感官认真观察”;大班为“能感受情境中的美好事物,并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
    从户外情景讲述活动的特点看,所制定的目标应区别于一般的语言活动,既要确立“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的共性目标,又要体现户外情景讲述活动自身的个性目标。“户外情境讲述”是让幼儿到户外实地对讲述对象进行观察、感知和讲述,一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可能成为幼儿讲述的对象,都可以作为讲述的延伸活动(整合其他领域的内容)的丰富资源与媒介。可以说,特殊的活动场所,特殊的讲述对象,赋予了此类讲述活动以鲜明个性。
基于上述认识,户外情景讲述活动的总目标应是: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户外情境中的事物,学习用具体、生动和形象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讲述,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有序讲述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与社会的情感,提高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实施原则与方法
()教育性原则
1.内容要积极健康,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如“美丽的家乡”的讲述活动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的菜园”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2.情景要特征突出,有利于幼儿观察与感知,有利于其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发展。如“美丽的家乡”的户外情景,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麦浪滚滚的田野,清澈见底的小溪,嬉戏于水中的小鸭以及农村别墅群等,特征突出,能给幼儿以美感和讲述的热情。
3.潜在的语言教育资源要丰富,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学习。让幼儿能从中学得相应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并以较连贯、准确、生动的语言“释读”情景的内容。
()趣味性原则
     所选的内容应富有童趣,能引发幼儿讲述的兴趣。比如选择养鸡场、石塑厂、美丽的大海、迷人的晚霞、硕果累累的果园、欢乐的儿童游乐场、牛羊成群的草滩等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与乐趣的景物,幼儿参与的兴趣浓,并能积极地思考和讲述。
()量力性原则
     所选的教材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比如对户外情境讲述活动的场景不同年龄班可作不同的选择,小班可选路途短的、简单的场景(如本园花园、幼儿团附近的公园),大班则可选择路途稍远的、内容较丰富的(如一两公里外的广场、石塑群等)
()地域性与季节性原则
     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各不相同。在选择时,应立足于本地实际,选出一些典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比如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惠安女广场的石雕群、安溪的茶场……此外,所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还应带有季节性特征,让幼儿真实感受到周围生活的丰富多彩,并由此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从中获得一些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四、科学的指导策略是户外情景讲述活动成功的保障
    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指导原则: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原则;帮助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观察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启发性与“白能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原则;不同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指导方法: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指导法
第一,先用谈话、提问等语言提示幼儿,将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观察讲述的对象上。比如在“茂密的小竹林”的讲述活动前,老师可边出示实物边说“你们知道竹篮子和竹筷子是用什么制作的吗?篮子里的竹笋是从哪儿来的?我们走进茂密的小竹林去看看就知道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注意力引向讲述对象。
第二,让兴趣的培养贯穿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创设轻松快乐的气氛(比如做有各种感官参与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不背上“完成讲述任务”包袱的情况下,始终对情境中的事物感兴趣,并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讲述,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第三,关注孩子兴趣点,因势利导。幼儿的兴趣点往往不是我们事先所能预设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到观察、讲述活动中。
()有序“有理”地观察和讲述指导法
      有序地观察事物是有条理讲述的重要前提。能否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使幼儿的思维趋于有序,直接影响到讲述活动的效果:幼儿面对户外众多的信息,往往不明确应观察什么.感知的事物比较零散无序,容易导致讲述内容杂乱无章。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第一,指导幼儿按一定顺序变换角度进行观察。弄清该看什么,怎么看,怎么说:可以是以行进路线为序;也可以是以自我为中心,看看周边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还可以是就眼前的景物由近及远、由里刊外(或者由远及近、由外到里)、由表面到本质地观察和讲述。
第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或体验。如倾听潺潺的流水声,看看弯弯曲曲的小溪流,脚踩小溪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手捧清凉的溪水……观察得越仔细,感知得越真切,就越容易在老师的指导下习得语言,有理有序地讲出较为丰富的内容。
讲述的“有理性”还包括讲述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幼儿讲述往往不是内容过于简单,就是面面俱到,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为此,老师应设计好提问,让幼儿围绕主题讲述(主题可以由老师直截了当地揭示,也可以由幼儿讨论决定)。以春耕为例,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春天来了,田野上有什么?②人们是怎么劳动的?⑧大家心情怎样?以引导幼儿打开思路,围绕春耕的景象作重点描述,而对远山和小溪的景物描述则简单带过。
()语言的习得和迁移指导法
     幼儿在讲述活动中要经过“编码”和“发码”阶段,以决定说什么和如何说,教师在这一阶段中要给予指导。
     第一,教给幼儿讲述“编码”的思维方式,即不同的讲述内容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叙述一件事情与描述一样事物的说话方式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后者是按事物特征的主次顺序讲述,语言要生动形象,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特征要具体讲出来。
     第二,充分利用户外情境的物、象及时给幼儿相应的语言信息。比如见海水拍打岸边的情景,可教给幼儿“波涛汹涌”“朵朵浪花”等词;见石雕工人浑身是汗的情景,则教给幼儿“汗流浃背”“挥洒汗水”等词。
     第三,适时培养幼儿语言的迁移能力。可利用延伸活动,让幼儿尝试运用学过的词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参观广场上的惠安女石鼙群像后可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在放手让幼儿独立构思和表述时,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幼儿应用学过的词或句子以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此外.还可以用不同的思路讲述同样的内容,帮助幼儿掌握新的讲述经验。比如讲述惠安女广场的石雕群像.可以用叙述性语言编一则感人的故事……力求让幼儿在每一次讲述实践中,不断地巩固、迁移、积累新的讲述经验,不断地提高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指导法
     对于观察能力与讲述经验有限的幼儿来说,讲述活动采用集中—分散一集中的方式为妥。先组织幼儿集中观察某处景物(或场面),让幼儿知道讲述的目的和任务.为幼儿迁移讲述其他景物打下基础。然后是分散讲述.让幼儿自由地观察,充分地感受环境氛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讲述内容,讲给身边的小伙伴或老师听。分散讲述还包括小组讲述,即按幼儿能力的强弱搭配分组,让他们在小组讲述中互相学习,分享经验,这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后再次集中是讲述活动的升华,具体体现在:第一,组织和引导幼儿将所见所闻、所思所言的零散片段组织成“章”地说出来,让幼儿学习、掌握“作为独自语言应如何表达清楚”的语用技能。第二,在集体评价与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观赏大自然(社会活动)的乐趣,体验在他人面前“说出来”的快乐,进而对此类活动感兴趣。此外,也可以采用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方式,先分散的目的是先放飞孩子的心情,让他们不受限制地感知户外美丽的风情,自由自在地讨论交流。
()提问与讨论指导法
     第一,注重师生个别互动的提问和讨论。要从支持人手,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轻松自由地讨论。幼儿相互间讨论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边参与讨论边逐步抛出问题,以引导幼儿的思路,使交流在问与答中不断深入。第二,注重集体互动中的提问和讨论。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好提问(如以“解放军叔叔的菜园”为主题的讲述活动,就可事先请解放军战士配合预设一些问题)。由于户外活动有许多不定的因素(如天边突然出现彩虹等),所以老师的提问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当然,提问并不是老师的专利,还应该鼓励幼儿提出他们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供大家一起讨论。
()延伸活动指导法
     从语言教育的整合观看,融合各领域的活动可丰富幼儿的讲述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及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努力挖掘教育资源,在为幼儿选择户外活动地点时就要同时考虑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的因素,尽量使活动带有综合性、趣味性特征,以提高语言教育活动的效果。比如选取“大海”为主要讲述对象时,除了有大海的美丽景观,还有渔民拉网、海边石雕群和百舟待发等景观。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到:第一,用活动激活静态的自然情境,提高幼儿对特殊环境的兴趣,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空间。如让幼儿寻找大海及周边景物的特征(发现贝壳、渔船、惠安女服装等),学海鸥叫,模仿渔民拉网、惠安女扛石头的动作等,使幼儿感到眼前的大海是充满生气的大海。第二,利用动态情境的互动因素,活跃幼儿的语言交流行为。如与渔民聊天,了解拉网、捕鱼的常识;请导游阿姨讲讲不同风格的石雕群像的故事,或者自己画大海边的风景或石雕像,玩玩捡贝壳筑沙堡的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学习用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观点,由景观的描述向内心感受的表达过渡。
我们认为,只有当延伸活动既能促进幼儿思维、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又能对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巩固起促进作用时,整合教育活动才有真正的意义。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研究探讨我们深刻体会到,充分利用户外情境这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并促进其他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幼儿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构建了合理的教育目标,选择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其研究成果已逐步在全省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活动方案已被编入《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指导用书》,活动录像已被省电教中心收集作为优秀课改方案向全省推广,十几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然而,该课题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如活动目标和内容,活动指导策略及评价体系等,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幼儿园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浅谈

最新园所新闻

进入园所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