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大班观察记录大班音乐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大班美术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中班观察记录中班音乐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中班美术教案中班数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小班教案小班观察记录小班音乐教案小班语言教案小班美术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托班教案视频图库FLASHMP3安全教育论文语言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

有效应答让幼儿思维活起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uiyi 感谢 huiyi 上传 0人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应答作为提问的延续,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只有教师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地应答,才能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互动,激发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智能。但在教学中,教师们却因多种原因存在无效应答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园以中班语言活动《点子大王》为例,针对教师最典型的几个课堂应答提出优化建议,在课例跟进的片段实录对比研讨中,带领教师们理解“如何通过教师的有效应答推动幼儿的学习”。

  一、典型应答1:“还有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创设情境让幼儿想办法,这时教师会用一个个的追问“还有吗?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来回应幼儿的回答,期望幼儿能想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答案,直到幼儿思维混乱、师生都感觉枯燥疲惫。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怎样应答才能让幼儿说出丰富的答案呢?
  优化建议:用梳理引导“有序思维”
  对比研析:
  课例1中的应答起不到帮助幼儿拓展思维的作用,幼儿对动作的想象和表现也仍旧是无序和原始的。课例2中的教师应答给予了幼儿拓展思维的方向性,幼儿也很快地接受了这种隐形的指导。通过教师应答的潜在指导,幼儿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拓展了想象空间,提升了经验。
  为什么幼儿的回答会想不全?这是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时候是直觉思维。如果教师在应答时不帮助幼儿去分析和整理自己的经验,那么幼儿的思维永远只停留在原始状态。

  二、典型应答2:“说过的不能说!”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教师为了启发幼儿的独立思维喜欢回应“说过的不能说”,但可惜的是总有部分幼儿在课堂中默默无闻地充当听众或是“应声虫”,只有少部分幼儿积极发言。作为教师,不应该任由那部分幼儿只是服从群体思维,不去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教师怎样用语言启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呢?
  优化建议:用鼓励激发“独立”思维
  对比研析:
  在课例1中教师回应“说过的不能说”,一开始还有两个幼儿补充回答,然后就都僵住了,课堂毫无生机。巴甫洛夫认为:积极的情绪是人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教师积极的正面鼓励,能激发幼儿学习和思维的乐趣。在课例2中教师一直采用鼓励的方式给予幼儿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有独立想法的孩子是值得赞扬的”,如此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教师的第二个应答在保护幼儿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同时,提醒幼儿质疑要有根据,激起幼儿更高层次的思考。为了证明自己的质疑有道理,幼儿需要调动一切知识和经验去说服大家。最后教师说“爱看书的孩子就是知识丰富”又潜在地激励幼儿去阅读。智慧的应答就是这样层层推动着幼儿的发展。

  三、典型应答3:“你错了,再说一遍!”
  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用“负性思维”评价幼儿,“你错了”“你又忘记了”……使得幼儿慢慢丧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自信心,怀疑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不愿思考或自我否定。要激发幼儿敢想、敢说还需要教师给予幼儿温暖适宜的应答,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课堂。
  优化建议:用呵护鼓舞“大胆”思维
  对比研析:
  课例1中教师用对和错来评价幼儿,让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使得幼儿因为怕说错、被嘲笑不再参与讨论,这样的应答使他对自身产生了怀疑。课例2中教师帮助幼儿化解尴尬的境地,其他幼儿通过教师应答中的暗示,也自觉停止嘲笑,学习鼓励同伴。教师的回应给予了幼儿很高的接纳度,使他们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敢于为自己辩解,重新再说一遍。

  四、典型应答4:滥用“为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还很喜欢追问幼儿“为什么”,但并不是所有的“为什么”都有效,如何将“为什么”用得恰到好处,还需要教师们有所判断。
  优化建议1:幼儿回答肤浅时,用“补问”提升思维敏捷度
  问题提出了,幼儿回答没到点子上,教师就不应该只是使用“为什么”,而需要采用补问的形式,降低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分问题,或者变换角度,引导幼儿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比研析:
  在课例1中,幼儿的回答比较浅,教师的追问“为什么”并不能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反而产生了误导。课例2中教师因势利导,顺着幼儿的思路,通过补问让幼儿的思维集中到狮子交朋友的“具体做法”上来,幼儿因为有生活经验,表达就很全面、细致、深刻。
  优化建议2:回答歧义时,用“追问”提升思维深度
  对比研析:
  在成人的思维中,狮子是要吃“小兔子”这些小动物的,课例1中教师认为幼儿的回答违背了常规,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否定了幼儿的回答,没有给幼儿说明原因的机会,也让其他幼儿不敢再异想天开。课例2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给予了幼儿说明理由的机会,了解了幼儿的思维过程。
  在课堂中,最要避免的是重复幼儿答案或者“棒棒棒,你真棒!”这种思维含量低、缺乏归纳和提升的简单应答,否则看似师幼互动频繁,而实际上幼儿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际提升。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应答最终是还要建立在倾听、尊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推动幼儿思维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中班系列活动《有趣的纸》

最新园所新闻

进入园所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