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大班观察记录大班音乐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大班美术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中班观察记录中班音乐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中班美术教案中班数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小班教案小班观察记录小班音乐教案小班语言教案小班美术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托班教案视频图库FLASHMP3安全教育论文语言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

幼教论文:谈交往——幼儿中国文化导读与幼儿交往能力提高的相关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ary 感谢 cary 上传 0人参与

     在幼儿园门口,常有些家长恼怒但又必须装着笑脸哄那些哭闹着不肯入园的孩子。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看见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有一些异常的现象:喜欢找别的小朋友的岔子,常发生攻击性行为;自私自利,爱抢玩具;有的干脆离群索居……在某些心理治疗中心,也常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咨询,比如,有个小男孩,6岁,在家淘气,在校却又胆小怕事;另一个女孩由外婆带,偏食、怕见生人、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分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问题,以致于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表达不好,怕人嘲笑,于是更胆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导致害怕与人交往;三是没有交友的动机,不觉得朋友有何好处,觉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纯粹个性内向,不喜欢与小朋友玩。就外部因素而言,则存在以下情况:楼房代替了四合院,邻里之间不相往来,老人怕孩子出危险,不让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劳动,却弥补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孩子们失去了宽敞的游戏场地、热闹的公共庭院,得不到享受不同年龄的同伴友情和亲密的邻里互助的机会,而变得孤独、苦恼、抑郁不安、不善交往。
     自我园全面铺开幼儿中国文化导读活动以来,我发现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不愧为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而视,它们也是人类自身潜能被高度开发后,表现在心智运作模式、思维方法、人格特质、智力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典范和实证。他们为后人留下的这些经典不只是一些文字而已,而是透过这些精练的文字背后所呈现出的立体智慧内涵空间,启发后人深入人类精密的心智领域,成为唤醒沉睡中人脑潜能的导航图。这个立体的智慧内涵空间可让现代人类身心潜能全方位的同步开发。因此,在我们现今的时代里,其价值需不断被重新认识和开发出来。
     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我园的实验课题,我从两大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在导读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提供交往的机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短短的几名话,引发了幼儿的无限兴趣。当幼儿学会了这些朗朗上口的经典句子后,我发现原来那些不开口说话,你问他才回答的幼儿有了明显的改变:来园后,常常是一边劳动一边在那儿读经。我何不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呢?于是,我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合作拼句(在古文中随意抽出一句,把字打乱,请幼儿相互合作试着把那些字拼成一句完整的话)、你读我听、接龙(双人接龙、小组接龙、男女生接龙)、给字宝宝找家等等。刚开始时,他们常常出错,为了一个字或是一句话常常发生争执。在交往的过程中同伴间发生争吵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增进了幼儿解决纠纷的技能,丰富了独生子女的社会经验。有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事情。因为许多幼儿还摆脱不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了解他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只有在争吵中才开始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多次产生分歧、冲突甚至打架以后,在不断遭遇他人的拒绝、遭受冷落、不受欢迎、以及孤独难熬之际,才会认真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学会协商、轮流与合作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从原先的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从被动交往到主动交往,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减少了,交往活动增多了,他们的活动不在是个人世界了,经常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相互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请求或表示感谢等等。但是班中的幼儿能力有差异,刚刚开始时,我们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活动,活动几次后再让他们脱离同伴的帮助独立参与活动。同时,我打破了以往以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改为以同龄班为单位,这样,幼儿的交往人数增加了,交往对象也由原来的相互认识到现在大部分不认识,就连教师也由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改为其它班的教师。这种新的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对幼儿提出了适应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幼儿往往寻求一种安全感,以缓解陌生的 人际环境对自身的压力。于是一开始,幼儿往往只喜欢与同班的幼儿做合作伙伴,而与别班的幼儿很少交往,甚至根本就没有交往,有的干脆选择去自己班主任所在的活动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打消幼儿的顾虑,让孩子熟悉各位老师,培养有礼貌的好习惯。(2)学习一些融入他人游戏的方法,扩大交往面,尽快适应新环境。(3)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能找同伴帮助,以加强交往。
     而作为教师,我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具有直接的范导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经验证明,放任自流、独裁专制的师生关系对幼儿的交往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各项活动中我十分珍视孩子的人格尊严,努力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充分体现民主的作风。如体谅和宽容幼儿的过失行为,对幼儿的表现表示认可、赞同和接纳,对幼儿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必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在重视"教"的同时,多注意幼儿的"学",因为教育影响要通过幼儿的"学"才能体现,因此,在教育中,多重视幼儿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把"教"与"学"看成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比如:我在导读活动中,设计一些新型的教玩具,以及可供幼儿主动探索的学具,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又如,对于孩子们的每次导读成绩,我都会给他们打上五角星。这样,幼儿的求知欲被更大的激发了,充分感受了交往成功的无穷乐趣。
二、在广阔的社区环境中,促进幼儿交往
     蔡元培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如何积极地开展家庭教育是目前很多家长面临的难题。目前在美日等国广为流行的亲子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据东方牧迪亲子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辉介绍,亲子教育是以塑造家长与子女之间和谐的亲情关系,促进子女的健康优质成长为目标,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和整体提升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建立“学习型家庭”,“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是亲子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实行双休日后,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所以家长的作用不可忽略。幼儿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读诵,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家人分享,同时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读经要求,不求理解,只要熟读,只奖励,不强求。只要反覆念,他们自然会背诵。例如:家长在走亲访友时把孩子也带上或请上客人来自己家做客,让孩子给客人表演一段读经,在得到客人的赞许以后,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表演欲望也大大提升,和他人的交往也就自然展开了。这时家长就要抓住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能连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说 “早”、“ 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打扰等。虽说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是幼儿与同伴,特别是同龄人的交往,对于幼儿掌握社会交往的本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活动情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延续和发展 。比如到公园游玩时,让幼儿主动去结交临时朋友,家长应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交往教育。对于性格孤僻、畏缩退避的儿童,要激励交往,多指导交往方法。对于不怕陌生人、爱交际的儿童,要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防止在同伴面前过度兴奋,表现自己等。对于爱好饶舌喧闹的孩子,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行为,加强交往等等。平时,我们还定期召开家长会,请有关专家作讲座,定期更换家长园地,对家长公开半日活动,使家长配合、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让其重视和引导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使孩子能在友好积极的交往活动中,发展心理,形成个性,健康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老师。”社区是幼儿园赖于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更是幼儿交往的第三课堂。幼儿来自一定的社区,又必然走向另一个社区。国际文教基金会在各地推广儿童文化导读的过程中,曾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人人是教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担任导读教师。【小朋友,跟我念!】更是成为导读的六字真言。用活泼、唱歌的方式,让幼儿在没有压力下,自然熟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每天让幼儿诵读20-30分钟,除了在校诵读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来促进幼儿的交往活动,从而加速交往的进程。例如:和社区内的爷爷、奶奶一起联欢,让孩子们表演自己的拿手节目——经典诵读,幼儿与爷爷、奶奶一起唱着跳着,老少同乐,真是不亦乐乎。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很高,为爷爷、奶奶送礼物,给爷爷、奶奶献花等,扩大了幼儿的交往层面,同时也激发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深远社会意义在于:交往能力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作为个体只有学会交往,才能使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给人生带来无穷的快乐、安慰和动力;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也只有学会交往才能永远自立自强于世界之林。
参考资料《儿童中国文化导读》(1)、《陶行知论课程》、《走进童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数学区活动十八则:包糖果

最新园所新闻

进入园所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