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大班观察记录大班音乐教案大班语言教案大班美术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中班教案中班观察记录中班音乐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中班美术教案中班数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小班教案小班观察记录小班音乐教案小班语言教案小班美术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托班教案视频图库FLASHMP3安全教育论文语言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

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ezi 感谢 yezi 上传 0人参与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即课程”,而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隐性课程。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程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巨大影响。近年来,我园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园本课程的研究既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时代发展之需要,也是响应江总书记“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号召的积极行动。这里指的是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旨在促进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开展。我园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研究的同时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据民间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与民间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资源, 引发、支持幼儿与民间艺术教育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环境即课程”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创设幼儿园艺术教育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环境也是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一门隐性课程,是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造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在整体上对幼儿园的内、外环境都进行了设计与规划,使幼儿一跨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产生探索的欲望。
    (1)艺术长廊
    当踏入幼儿园的大门,艺术长廊就把你带入了神奇的民间文学世界。底楼长廊里挂满了多个民间艺术种类的大型艺术字,色彩夸张、鲜艳,形式多种,背面是体现我们家乡新桥各区的新面貌及我们江阴新景点的巨幅摄影图;二楼长廊里挂满了民间传统节日及习俗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除夕等主要节日及庆祝习俗等的巨幅图画;大班组的走廊墙上张贴了一些民间故事及成语故事如《东郭先生》、《磨杵成针》、《画蛇添足》、《十二生肖》、《宝莲灯》,壁画旁附有主要情节说明,幼儿可以进一步感知民间传说、神话、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增强对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敏感性。对面墙上是各少数民族的建筑画;中班走廊里是老师亲手制作的各少数民族儿童化的壁画,转角处张贴了各少数民族在赛马、摔跤、跳竹竿等的体育活动的照片;小班走廊墙上则张贴了色彩鲜明的代表各少数民族服装、舞蹈之类的照片,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时刻吸引着幼儿在自由活动、餐后散步等空余时间自主地欣赏、回忆相关的经验,并不时唤起幼儿参加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
    (2)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
    为促进民间艺术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我们创设了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旨在引导幼儿在室内欣赏、感受他人和自己的民间艺术作品,初步体验有关文化内涵,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并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促进个体更和谐地发展。我园的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主要开设了“工艺、陶艺、风筝、编织、剪纸等五个活动室。各中心活动环境的壁面上方展示的是传统手工的现存形态,下方展示的是具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作品,这能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性。
    (3)民间艺术宣传窗
    民间艺术宣传窗成为我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社区沟通与合作的一座桥梁,也成为幼儿园指导家长、社区科学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园的民间艺术宣传窗定期向家长或社区介绍、宣传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中秋的来历和庆祝习俗等)、民间艺术作品内涵及民间艺术信息、幼儿园民间艺术活动情况、幼儿民艺作品等的有关内容。
    (4)班级环境
    我们幼儿园各班的墙上开辟了具有浓郁风味的民间艺术教育气息的民艺窗口、家长园地等,在窗口有宣传民间艺术画,在园地有家长的制作;各班环境除了从整体上体现民间艺术氛围外,还特别重视各班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区域的创设。如小班侧重泥工、撕纸区域创设,中班侧重剪纸、印染区域创设,大班脸谱、编织区域创设等。在各活动区域提供了幼儿进行民艺活动的操作材料,幼儿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这样有利于引导幼儿更适宜、更广泛积极地参加各种民间艺术特色活动。
    我们认为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应运用多种感官刺激来激发幼儿以达到它的教育效应。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园尝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施加民间艺术教育影响。如晨间及下午起床时间,全园檑放民间歌曲、乐曲、戏曲供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在民间音乐萦绕的环境中进行一些自由游戏活动或将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游戏信号。在幼儿活动环境中,教师通过展示具有丰富民间色彩和民间艺术特色内容的图片、装饰材料,以引导幼儿自觉地关注它、欣赏它、评价它。在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区域或民间艺术专用室里,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可操作的民间艺术活动材料与工具,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尝试,获得民间艺术方面的实际运用经验。
    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所有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化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设计环境时尽可能采用艺术化、情趣化的娃娃体样式。大班走廊的玻璃窗上采用的奥运福娃形象就是一种儿童化的造型,它表现了活泼、健康、热情的形象。从外观上看,五个福娃代表了五种意义的形象,不一样的头型下面却有着同样圆圆胖胖的笑脸,显得稚气福态,代表了我们中国迎接奥运的到来。
    我园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在注重童趣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民间艺术教育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的染坊中,我们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中出照片布置在展版上,让幼儿清楚、生动地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使幼儿对扎染艺术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环境还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要对幼儿有所教育、有所引导。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中,注重从幼儿的可参与性出发,以儿童的眼光来判断环境是否适应幼儿的各种需要。实践证明,有幼儿参与的环境更能引起幼儿的欣赏、研究兴趣,更能调动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例如,在“风筝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启发幼儿用撕、剪、贴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表现自己所想设计的各种风筝,以激活幼儿参与的兴趣。中班组的艺术长廊的空间吊饰则展出中班幼儿的民间艺术手工活动的作品,如扎染的手帕、编织的中国结、剪贴而成的纸艺等。艺术长廊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展示、欣赏自己的舞台。幼儿园创设的环境具有教育作品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只有引起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教育环境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园在利用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过程中,还注重遵守了以下原则:
    1.渗透性。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们注重利用民间艺术环境进行渗透性的教育。如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们常常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走廊壁画上的民间传说,从《神笔马良》到《哪吒闹海》,从《老鼠嫁女》到《十二生肖》,孩子们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所吸引,他们边听边问,民间艺术的嫩芽慢慢地渗进孩子们的心灵。在餐后散步时间,我们引导幼儿参观大厅中悬挂的灯笼与中国结,观察其喜庆夺目的色彩、富于变化的造型,感受其丰富的寓意。
    2.渐进性。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不断深入地利用环境进行民间艺术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在小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参观、欣赏等活动,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形式美、造型美和色彩美,引发其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与愿望。在中班,我们引导幼儿在欣赏和感受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艺术探索活动。在大班,我们则注重鼓励幼儿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作品,从而大胆地想像与创造属于自己的纯真、独特的民间艺术作品形式,激活其求异思维。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园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念、目标与特点。格明显、冲击力强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促进了我园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更有效的开展。幼儿在自主活动、创造作品、体验成功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对民间艺术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产生了进—步了解、探索祖国民间艺术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作用。同时更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幼儿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清晰。因此,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幼儿民间文化艺术内容进行认真的挖掘筛选,创造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环境,并巧妙的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楼梯间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民间文化艺术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在环境中,具体如下:   第一,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些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一些民族文化的工艺品:有手工.剪纸,折纸,粘帖等,以及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图画、装饰物,如主墙有民族美德《孔融让梨》,民间剪纸故事《老鼠拖高粱》,《二小放牛娃》,纸盒缝制的纸鸟,灯笼供幼儿日常观察,欣赏,发问,通过欣赏、观察以及教师的讲解,幼儿不断了解民间故事、传说,丰富了民间文化艺术知识,开发了智力。   第二,在室内外的门窗、走廊,张贴展示最有代表的、最突出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万里长城,各少数民族建筑,布艺脸谱及民间艺人制作的大型龙的风筝,供幼儿欣赏,阅览,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在幼儿心灵深处埋下爱国的种子,并感受民族美术的艺术美。   第三,巧用民族文化艺术悬挂物装饰室内环境,悬挂物的创设是调节幼儿园室内氛围,配合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用折纸千纸鹤串在一起、用各种款式的扇子装饰成各种小动物吊在走廊里,用各种碎布、绒线、树叶粘贴出各种脸谱和图案挂在活动室内,认真遵循空间环境的原则,有层次布置,定期更换内容。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让每一个地方都让幼儿受到教育。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民族文化艺术气息,观察感受民族艺术的美;使幼儿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面不断扩大,并从小就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陶冶了幼儿的性情,形成了幼儿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科学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知识的获得并不取决于家长的主观愿望,甚至也不取决与教师说什么、怎么说,不能靠成人的单向灌输,而必须经幼儿自身的实践操作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而区角的作用,正好满足幼儿的这一需要。因此,根据幼儿需要在各区角设置民族文化艺术内容,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通过操作,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而操作材料丰富,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语言角中教师根据在民族文化艺术课程中的故事内容和牢固掌握其精华,在区角中为幼儿制作头饰和道具,让幼儿操作表演,首先,他们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并进行表演,领悟其精华,使孩子进入角色,进入故事,身临其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美工区内幼儿欣赏染纸作品,并提供幼儿染纸颜料,工具,纸张,幼儿可以自由折,随意染出不同颜色的作品。通过亲自尝试,操作,幼儿发现用不同的折纸法,染纸法变化出不同的花样图案而乐此不疲,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又如根据节日的变化在美工区投放一些泥工、皱纹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作月饼,春节包饺子等。还可用各种粮食,树叶,橡皮泥制作物品,尝试制作的兴趣,带动智力的开发。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各区角,多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使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能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发展,为幼儿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三、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艺术快乐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的想象有一百,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智力。根据幼儿认知,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审美特点,应多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反复感知民族文化中去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去理解,在多操作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去表达自己得体验和感受。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为此,我们为幼儿创造了民族文化艺术快乐园:里面汇集了丰富的材料,深受孩子们欢迎,是他们喜爱的天地 。在这里孩子们能看到民族艺术品:万里长城,民族英雄人物 ,中国科学,中国武器等。激发幼儿对艺术文化美的追求和强烈的观察欲,表演欲和创造欲。民族文化艺术快乐园分欣赏区,手工区和表演区,在前欣赏区可看到各种艺术品,服装,节日图片,名胜建筑等。通过欣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观察力和审美力。在操作区:有绘画,泥工,剪纸等,通过幼儿做做玩玩,在操作制作过程中手,口,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又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又在表演区培养了幼儿大胆表演、主动合作、大胆创新的能力。 由此看来,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间文化艺术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通过观察,欣赏,发问,讲解,丰富幼儿知识;通过各种不同区角环境,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得。充分调动孩子有一百的各种“语言”能力,使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大胆创新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幼儿园区角布置:表演区1

最新园所新闻

进入园所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